山西科技新闻网 > 扶贫周刊 > 正文

千年茶马古道 幸福岭上人家

2021-06-07 山西科技报 周晓艳


“红色乡村游,地道走马岭。”长治市沁县牛寺乡位于县城北部20公里处,境内南有华山,东有烂柯山,西有龙珠寺,山大沟深,纵横交错,是沁县乃至长治市典型的林牧乡镇。

近年来,牛寺乡在沁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极来培育,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位于牛寺乡最北端的走马岭村就是这一发展模式的积极实践者和受益者。

走马岭村是全乡14个省级贫困村之一,2018年整村脱贫。近年来,在牛寺乡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支、村两委班子确立了挖掘红色历史,打造红色生态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规划,两年多以来,走马岭村亮点纷呈,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村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因地制宜盘活沉睡资源

走马岭村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茶马古道走马岭,红色乡村地道游;知识青年故乡地,梅杏核桃挂满岭。”这是对走马岭村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真实写照。走马岭村在古籍中被称为“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作为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商旅重地、上党驿站出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庄。从村前而过的白晋线是抗战时期从南到北通往太原的一条交通主干线,是运送战需物资的必经之路。村中古地道原为藏兵洞,建于明清时期。抗战时期村民利用其避难和打击日寇。上世纪60年代,改扩建为战备地道。

从2016年开始,该村陆续实施了2300米古地道保护性挖掘与修复,新修复茶马古道380米,铺石头路960米,建设古城楼一座,建石头墙520米,建设了占地1350平米的大型广场,新修河道石坝760米,石砌排水渠1600米,对村主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3600平米,彩绘沿街红色革命壁画1900平米,保护修复农家窑洞两处,帮助贫困户发展农家乐7家,2018年新建600平米旅游接待中心,100平米党员扶贫超市2个,并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完成改厕58户,另有12户正在积极改造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美丽村庄名副其实。

2017年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村”,被省农业厅评为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018年被沁县县委评为县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村,2019年被评为“省级法治示范村”。


发展“茶马古道”特色旅游

走马岭村的历史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磨子山下伏羲、女娲兄妹成亲的传说流传至今;已相传百年之久的买饭喝茶、佛道皆具的“茶坊上”闻名于世,至今有东昌店、西昌店、川新店、三同店等店铺遗址,以及皇上垴、看花垴、关公庙、华严庵、四仙沟、龙驹洞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这里是一条历史久远的“茶马古道”。走马岭自古为南商北运的古商道,是古时走西口和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上党境内最早的丝绸之路。宋朝时设有兵站,明清建村曰跑马岭,岭上人来马走,故改名走马岭。

这里是“花果之乡”。走马岭属半干湿山区,光照足、温差大,产出的梅杏酸甜适宜、口感醇正,而且富含多种有机成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平均单颗果重达90克,有“杏中之王”的美誉。融风光观赏、采摘体验、特色品尝为一体的采摘节广受游客好评。

新一届村党支部开发利用上世纪60年代留存的战备地道,成功举办乡村旅游历史记忆游和梅杏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星级)、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文明村、民俗文化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基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让走马岭名声鹊起享誉三晋。如今,“畅游茶马古道,回味地道记忆,感悟美丽乡村”已然成为走马岭村对外的一张旅游名片。


立足优势产业发展劲头足

村“两委”班子放胆争先、开拓奋进,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6年村集体建成230KW光伏发电站一座,2017年10月并网发电,目前已收到光伏电力补助106992.58元,缴税4205.66元,带动25户人均增收500元;依托乡村红色旅游,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从管理、服务、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纪念品售卖等方面,尽量吸纳更多贫困户参与其中,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2018年还利用整村脱贫资金新建1500平米鱼池2个。

同时,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县委打造全国百万亩有机农业第一县的发展战略和乡党委打造“中国核桃之乡”的发展思路,在村集体经济项目蓬勃发展的带动引领下,鼓励引导村民发展种植18 公顷核桃经济林,11.33公顷梅杏经济林,2公顷桃树梨树,6.66公顷中药材,1.33公顷观赏花卉,10.66公顷沁州黄,引导贫困户建起了12家“农家乐”,5个水果蔬菜采摘园,为脱贫攻坚和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2016年走马岭村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工程,采取建设移民新村的方式,将西峪、上峪两个深度贫困村整村移民搬迁至走马岭村,共安置移民户148户325人。工程总投资1370.5万元,新建住房134套,建筑面积9125㎡,配套建设500㎡学校一所(含幼儿园)、1200㎡文化活动广场一处、200㎡舞台一个,120㎡医疗卫生所一所、50㎡便民超市两个、100㎡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两所。目前,该移民点群众住房已全部入住,后续将实行并村简政,实现教育、旅游、供暖、电商等资源共享,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真正让贫困群众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如今,走马岭村“挖掘红色历史,打造红色生态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规划,”亮点纷呈;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村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2019年村集体收入光伏发电15万元,旅游服务中心4万元,养鱼1.5万元,带动贫困户37户人均增收700元。2020年种谷子60亩,蔬菜15亩,辣椒40亩,带动贫困户19户户均增收3000元。走马岭村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为村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乡村提质发展蓄积力量,为助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武茜茜


热点新闻
  • 1 史上最新最全的五台山旅游攻略
  • 2 2021年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文化节隆...
  • 3 忻州五台山机场 带您走近“世界的五...
  • 4 五台山景区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
  • 5 五台山精品景点寺庙
  • 6 五台山开展建筑消防设施规范现场教...
  • 7 康熙皇帝逸事
  • 8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9 王黎明就五台山景区新入山收费站选...
  • 10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