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以每年 1% ~ 3% 的 速度增加,预计 2050 年全球髋部骨折患者数将上升至626万例,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在髋部骨折治疗和恢复期中有很多并发症,所以骨折后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所以医学界把65岁以上的老人发生的髋部骨折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什么是髋部骨折呢?
髋部骨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股骨颈骨折,另外一种是股骨粗隆骨折。一般来说,如果老年人跌倒或受伤以后,出现髋部的肿痛或伴有活动受限,就很有可能发生了髋部骨折,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呢?
一方面老人主活动能力有所下降,行动缓慢,走路不稳,在生活上需要依赖他人,但又不喜麻烦他人,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等问题,因此可能导致其摔倒受伤。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丢失逐渐增多,导致骨骼强度降低,且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从而使其摔倒后更易发骨折。
髋部骨折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死考验,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髋部骨折怎么治疗呢?
诊断明确后,医生可根据骨折的严重的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骨折内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
手术,是患者最害怕的。尤其是对于各种脏器都在走下坡路的老年人,摔倒了本就是痛苦的,还要受手术的苦。但是,手术并不是最容易造成死亡的。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老年人尽早离床,活动增加,避免长期卧床而出现肺部感染,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髋部骨折危害那么大,万一家里的老人发生了髋部骨折该怎么办呢?
老人在跌倒之后,我们首先要观察老人神志和呼吸,在确保无碍时建议拨打120就近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髋部骨折患者,应尽可能在48小时内进行手术是最好的选择,但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很多老人由于病情的复杂性,骨科医生时常会劝说高龄、一般情况差、基础疾病多的髋部骨折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
在卧床不起日子里,并发症也可能一触即发,接踵而至,健康问题持续恶化。或者手术成功了,也不是就一帆风顺了。术后的风险和并发症仍然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深静脉血栓:卧床老人长期保持统一姿势不变,血液流动缓慢,甚至凝结,可能引起血栓,沿着血管流向肺部,而发生肺栓塞的风险,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坠积性肺炎:老人长期卧床,咳嗽次数减少,容易引发痰液不易排出而导致肺部感染。
泌尿系感染:卧床后尿液排出麻烦,不少老人为了少上厕所减少饮水量,排尿少容易引发泌尿系感染。
压力性损伤:长期卧床,翻身不到位,还会导压力性损伤,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压疮、褥疮,烂屁股等,一旦出现,是非常难以愈合的。
术后谵妄(注意力,意识水平,认知水平下降,白天睡觉晚上精神亢奋):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 引发其他各种疾病甚至出现抑郁,自杀等倾向,同时还会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
髋部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摔不起,是灾难性的创伤,它既是身体的创伤,也是老人脆弱心理的创伤。
可怕的髋部骨折,我们该怎么去预防呢?
1、视力。因为很多老年人有老花眼或是近视眼或是有白内障,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下视力好不好,因为视力不好,非常容易引起跌倒。
2、血压血糖。低血压低血糖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老年人要予以重视或由专人陪同,以防止跌倒。
3、睡眠。很多老年人睡眠不好,往往睡觉之前需要服用安眠药,有时候早上或者半夜起来上厕所仍然是迷迷糊糊的,容易发生跌倒,最好呢,应该在完全清醒以后再侧起身子起来,头不晕,身体能站稳后,手扶着墙行走,而且有老人的家庭应该安装地灯或壁灯。
4、 鞋子。穿鞋要适合,不能太紧也不能过于太松,最好是穿防滑的、轻便的、不用系鞋带的鞋子。
5、家庭环境。家里的杂物不要乱放,尤其是过道,尽量宽敞整洁,小凳子不要随意放置,尽量不要铺地毯,因为地毯是滑动的,容易引起滑倒。厕所和厨房也是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场所,所以需要随时保持场景清洁干燥,同时需要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便后起身。
6、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环境应尽量明亮,如果有楼道一定要安装扶手,老年人的座椅也不能太矮,因为老人不容易起来,而且容易摔倒。
7、出行。下雨天或者下雪天,老年人尽量不要出门,因为路滑增加了跌倒的风险。也不要去加入人潮涌动的人群。外出行走时一定要记着使用拐杖,因为它可以帮助增加我们的稳定性,走累了,可以坐下来歇一歇再出发。
8、运动。老年人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关节韧带的活性,提升身体素质,可有效避免跌倒的发生。多食用富含蛋白和钙质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从而减少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家的宝还好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我们共同来关爱老人!
让您家的宝成为不倒翁!
参考文献:
[1] 金晔,张玉勤,张春琰,等.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J]. 中国医刊,2021,56(1):114-116.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21.01.034.
作者:闫甜(山西白求恩医院)
责任编辑: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