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讯 牙周炎作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常常被很多人忽视,不当回事。
长期以来,人们对牙周炎的认识十分不足,人上了年纪牙齿就会松动脱落总被认为是自然现象。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掉牙并不是必然,牙周炎正是牙齿松动脱落的首要原因。
事实上,牙周炎的危害远比想象中大,已有大量研究证明,牙周炎不仅会引起口腔颌面部的相关疾病,还与许多全身疾病有很密切的关系。
牙周炎是什么?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它一般由初期的牙龈炎向深部发展,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最终导致牙松动、脱落。
它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6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率仅为5.0%,65~75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率也仅为9.3%。
中年人的牙周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
很多人的牙周健康意识较差,易使早期的慢性牙周炎逐渐发展,破坏牙周支持组织,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牵一“齿”而动全身
牙齿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全身的健康状况。
牙周病不仅引起口腔局部感染炎症(疼痛、出血、牙松脱),并且牙结石和牙周袋作为细菌的储存库可引起轻微的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和牙周病有关联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肥胖、癌症等。
1.糖尿病
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患糖尿病概率是常人的7倍。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偏高,引起系列并发症和白细胞机能不全等免疫防御功能障碍;同时,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量相对减少,对口腔的清洁效果也会降低,影响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清除功能。
2.心脑血管疾病
牙周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会提高心肌梗塞的发病风险。
近年来,临床上常以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上升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存在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者全身性动脉硬化发病的预测因子。已经有研究提示,牙周炎和CRP的浓度存在相关性,并且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和CRP浓度明显上升有显着相关性;同时也有研究发现,重度牙周炎患者在经过牙周治疗后,CRP浓度明显下降。
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与无牙周炎的人相比,有牙周炎的人平均收缩压高出3.36 mmHg,平均舒张压高出2.16mmHg。
3.早产
由于母亲牙周组织中的细菌会通过某种生物机制进入血液,并影响胎儿。所以怀孕期间得牙周病,容易引发早产。牙周病还可能造成新生儿体重过轻及日后多种先天性疾病。研究发现,罹患中等程度牙周炎的母亲较无牙周炎母亲生出低出生体重儿的几率高7倍。
4.慢阻肺
几乎100%的慢阻肺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
研究发现,慢阻肺患者呼吸道内的病菌与牙周疾病的致病菌具有同源性。致病菌有可能被吸入肺中,而且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壁上皮经常有众多小溃疡,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溃疡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感染,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5.肾脏疾病
已有研究证实,因牙周病失牙与慢性肾病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慢性肾病亦可引起的血压波动或引发心血管疾病。
6.癌症
牙周病和和许多种癌症,包括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等都有关系。研究发现,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比患有轻度或不患牙周炎的人,患各种癌症的风险平均高 24%。具体来说,肺癌风险增加133%,结直肠癌风险增加51%。
7.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
牙周病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高风险因素。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牙周病是阿尔兹海默症发生与发展潜在的风险之一。
综上所述,牙周病作为细菌的大本营,播散到全身可能对多个系统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全身健康,增加罹患全身疾病的风险。
及时进行牙周治疗就相当于在下坡路上踩刹车
牙槽骨破坏后基本上是很难再生的,牙周治疗的过程就像在下坡路上踩刹车一样,并且,越早治疗,治疗成本越低,治疗成效反而越好。
治疗牙周疾病的关键是清除导致牙周炎症的菌斑和牙石。
控制菌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刷牙,药物对菌斑的作用很有限。
而对于已经形成的牙石,洗牙是最直接有效的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疗方式,一般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牙齿洁治。
如果已经有了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也不必慌张,及时前往专科医院请专业的牙周医生进行系统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重获牙周健康。
作者:王玮
编辑:霍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