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自勉,博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二级研究员。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苹果高光效树形构建技术研发与集成》课题主持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果树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课题主持人。
兼任山西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西省园艺学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山西省科技厅等部门研究示范项目30余项,选育审定果树新品种18个,果树高光效树形优质生产技术及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等研究成果先后获山西省及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山西省科技承包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山西省第一届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同时荣获“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山西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贡献专家”、“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山西省学雷锋先进人物”、山西省“知识型职工标兵”、山西省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国家科技部2019年度“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针对山西省苹果布局不合理、品种退化等问题,30多年来坚持利用本省特色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和芽变育种,选育审定了18个果树新品种。其中,主持选育的“晋富系列”苹果新品种包括“晋富1号”、“晋富2号”、”晋富3号”、“晋富4号”等,已被推荐为山西省苹果标准化生产的主推品种。选育的SC系苹果矮化砧木嫁接苹果品种抗寒抗旱性强,树体矮化半矮化,果树品质优良,已在我国苹果主产区示范应用。以往选育的SH系苹果矮化砧木,已成为山西省及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苹果矮化砧木,外推广面积110万亩。
1996年以来,针对我国大面积乔化苹果树冠郁闭、品质劣变的棘手问题,通过与日本、美国有关单位合作,采用了“基部逐年提干、上部分期落头、中部选留主枝、培养长轴果枝”的技术路线,通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整形修剪试验,率先在国内建立了苹果高光效树形技术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及我省苹果生产的树冠郁闭和果园郁闭问题,被业界誉为“我国苹果生产的二次革命”,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苹果高光效树形研究成果在山西省推广应用33个县市,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培训果农36万人次,为我省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