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的年报,上面记录着该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科研成果这一项的变化特别巨大。2019年该校省级研课题仅有7项,2020年就增长到16项,2021年获批28项。到了去年,这一数量更是直接跃升到了35项,这一成绩在山西省“十四五”教科院规划课题申报立项数中排列全省第一。实现科研成果从开始的7项到累计96项这一增量的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中心负责人、教授,同时也是该校引回的第一位博士——郑荣华。

郑荣华生于临汾,长于临汾。2001年,她从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卫校任教。在校期间,她发现自己对于一些医学知识掌握依旧不够全面。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学识,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她于2007年考入了山西医科大学,攻读生理学硕士学位。到2016年时,尽管怀有身孕,她依旧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求学那段时间,由于需要兼顾两个孩子和学习学业,郑荣华频繁奔波于家乡临汾和太原之间,一边打点小孩上学、生活各项等事宜,另一边还要养白鼠、做实验、记数据、搞科研。以至于她的同学开玩笑说,那段时间临汾到太原的长途汽车都快被她坐成了“班车”。尽管两地奔波的生活十分劳累,但郑荣华对科研的态度没有丝毫敷衍或懈怠。科研数据向来严谨慎重、精益求精,每次都需要经过反复校验,郑荣华只能白天浸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晚上在灯下一遍遍地核对、标注数据。在硕士在读期间,她围绕心血管高血压方向,开展了多次实验,发表影响因子4.328分的文章。博士期间,她又参与导师国家重点自然项目的研究,共发表SCI文章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参加国内外会议,并参与壁报展示8篇,在2019年23届国际心脏大会上进行壁报英文交流,受到了导师及各位专家学者的一致称赞。大量的学术成就,让郑荣华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她也先后担任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高职分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会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全国生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农业生物专委会秘书长、山西省职业教育专家库成员、山西省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对外开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生物化工教指委委员、山西省生理学会会员、山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得益于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郑荣华毕业后收到了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抛来的橄榄枝,家乡临汾职业技术学院也在此时向她发出了邀请。
面对机遇,这位美女博士毅然放弃了高薪和更高的平台,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临汾,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很多人都对郑荣华这种“不明智”的选择感到惋惜和困惑,直到在2023年平阳工匠活动的一次采访中,她才回应了大家的疑问。 她说:“学医没有从医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遗憾,但是对我来说,干一行爱一行。过去我就在家乡从教多年,从那时起我就深深眷恋这个行业、这片土地,因此也更愿通过职教这个平台为大家宣传和普及预防保健知识,以另外一种方式护佑百姓健康,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临汾社会经济发展。”
尽管郑荣华将回乡从事职教一事说得很轻松,但她回到学校初期,面临了很多困难。当时由于科研工作刚刚起步,一切事物都是从零开始,她只能加紧筹措资金、搭建平台、引进设备,建立博士工作站,创建郑荣华省级创新工作室,依靠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促使学校与山西师范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同时,她依托尧都区金银花种植基地资源,开展金银花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研究及金银花康养产品研发,开发了金银花精油皂及乳液2款产品。在2021年5月济南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展示会上,该产品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为推动我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作出了贡献。
在郑荣华的积极带动下,学校科研课题数量连年攀升,科研研究领域和横向课题实现了新突破。近年来,学校教师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2项、纵向项目34项、组织立项院级课题75项,获批科研经费资助27.5万元。她本人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专利27项,发表省级论文530余篇、国家级论文10篇,3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15部、教材50余部。在提炼总结学校科研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她深度参与的《“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管理模式》课题,荣获临汾市2022年度“市长创新奖”二等奖,为提升当地职业教育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职教领域奋战多年,郑荣华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只有一群人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创造无穷的力量。在校工作数年后,她开始思考如何发挥职教科研的力量,去帮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经过与校方沟通,郑荣华组建了生物医药创新团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4名新教师,此后他们分别荣获全国教师能力大赛二等奖、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生物职业教育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山西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年会优秀墙报奖二等奖等奖项。他们随后又主持了省级以上课题4项,壮大了学校科研队伍。2021年,该团队获得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称号。为了整合学校科研力量,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发展机遇,郑荣华带领科研中心全体人员牺牲假期时间,及时发布申报信息,收集申报材料,完善申报环节,并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网上上传的申报材料进行集中审核、评点和修改,从而确保课题的命中率。最终以“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科研能力研究探索”为主攻方向,集中开展课题申报培训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重点产业链需求,构建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四级联动科研课题培育激励创新机制,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学校在读博士人数也由1人增加到11人。 2023年,郑荣华又把视角放到了科研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上,开拓了从科研成果转化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她参与组建了大学生众创空间,指导大学毕业生创建君临城文创有限公司,开展临汾特色文创产品《丝绸之露——挥发性芬芳药露眼罩》的产品研发。2023年6月《丝绸之露——挥发性芬芳药露眼罩》项目获山西省第十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临汾市初赛暨临汾市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2023年临汾市创业大赛主体赛二等奖。 近期,她又指导大学生成立掌叶半夏烘焙有限公司,发挥生物医药专业优势,推出了米月饼等膳食糕点。目前,该工作室承担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指导任务,郑荣华希望以此为平台,帮助更多的学生成就其创新创业的梦想,为我省医疗产业作出更大贡献。责任编辑: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