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幼虫又名地蚕、切根虫,主要危害各种蔬菜及农作物幼苗,幼虫将作物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导致植株死亡、缺苗断垄,是我省春玉米苗期重要的地下害虫,主要分布在汾河、文峪河、滹沱河、桑干河和浊漳河五大灌区。根据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区域站灯下诱蛾量、田间调查结果,结合省气候中心气候趋势及历年小地老虎发生资料,预计2025年我省小地老虎偏轻发生,在五大灌区低洼下湿地、高水肥地、地膜覆盖地和杂草较多地中等发生。总体发生程度接近于上年,轻于常年,发生面积95万亩;各地发生期不整齐,防治适期在5月下旬。
防治建议
要把防治的重点放在平川的高水肥地和沿河两岸的下湿地、沟坝地、盐碱地和地膜覆盖的地块。作物出苗后,加大监测力度,如发现心叶和叶片有受害小孔,要及时施药防治,将小地老虎幼虫控制在3龄前。
可于田间放置小地老虎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时清除田间内外杂草,杀灭卵和幼虫,减少虫源。对于幼虫已发田块,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丁硫·甲维盐等药剂围绕作物根际喷施。
送:全国农技中心测报处、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领导、有关处室。 发:各有关市、县植保植检机构、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区域站。 |
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 2025年5月15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