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AI赋能原材料新型工业化?”“湖南下一步如何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新材料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与会代表围绕湖南新材料产业开展热烈讨论。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南持续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在此背景下,湖南如何打造“最佳承接地”,推动新材料更好发展备受关注。
未来材料技术应该如何发展?这是无数新材料人不断求索的问题。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表示:“未来产业发展,必须构筑支撑未来场景落地的先进材料体系。”他以能源领域为例说,脱胎于新需求的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与储能等系列材料,正支持全球经济从“燃料驱动”向“材料驱动”转变。如今,各国在深空、深海、深地等领域竞争加剧。“双碳”目标对信息、能源、制造业提出新要求。未来健康产业、轨道交通重大工程和国防军工重大装备制造等,都对新材料有巨大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原材料新型工业化”作主旨报告时说,湖南上游有万亿级原材料产业,下游有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可发挥“工业大脑”作用,引导数实深度融合、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实现新材料创制,畅通上下游产业“双循环”。
活动现场,江丰同创石门先进陶瓷粉体特色产业园、福建允升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线等12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超217亿元。谈及在湖南常德市石门县投资的理由,宁波江丰同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学泽说,石门县优质矽砂储量达20亿吨,矿床厚约93米,这为他们提供了资源优势。
湖南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该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为齐全,为打造完善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资源基础。湖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省现代石化产业链链长王一鸥介绍,湖南打造了10多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盐卤化工新材料等8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等产品为探月工程、大飞机等作出突出贡献。2024年,湖南新材料产业实现营收近7500亿元。
在丰富技术创新资源加持下,“湘字号”天河超算、“海牛”深海钻机等标志性创新成果领跑全球。在广阔市场应用场景支持下,湖南培育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产值突破8500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95万辆、居全国第五,为新材料技术验证、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提供了“试验场”和“大平台”。
先天资源优势和后天产业支持交织,加上地理区位优势,让湖南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产业转移中更具优势。
王一欧表示,湖南将树牢服务企业的理念,全力构建一流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集成创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提供一流的要素保障,推动基金、用能、用地等资源向新材料产业集聚,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升发展效能;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擦亮“身在湖南、办事不难”的金字招牌。(记者 彭竞兰)
责任编辑: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