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自5月下旬以来,山西省科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系列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之路,重温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记录山西科技工作者牢记领袖嘱托、感恩奋进的创新故事,激励全省科技工作者勇担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山西科技传媒集团旗下山西科普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特推出11集微视频《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山西省科技工作者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之路”系列活动 》。本期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临汾市霍州师庄乡冯南垣村,了解冯南垣村灾后重建情况,看科技工作者们如何坚持科技引领,通过整合资源带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这个小山村变得更加生机盎然!
时值夏至,山木葱茏,绿意正从容。山里的风光,夏天和冬天同样动人,几个月前,这里的冬天还是一片银装素裹。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专程冒雪来到冯南垣村,实地了解山西灾后恢复重建等情况。
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告诉记者:“在去年的10月份,我们这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雨,我的四孔砖窑全部坍塌,我们村彻底坍塌是7户,我是其中1户,在遭灾的第三天,我们临汾地区书记来了说:‘不要怕,党和政府会帮助你的。让你们在过年的时候搬进新家’。我倒是相信政府会帮,但没想到会这么快,真的在元旦的时候倒搬了家。”
眼下的冯南垣村,已然是焕然一新。花果街3号,是师红兵的新家。大门上的春联和灯笼依旧热闹喜庆,院子里黄澄澄的玉米整齐摆放成垛,菜地里是一畦畦长势不错的西红柿和黄瓜秧,两口大缸里存放着满满的麦粒,干净利落的小院一侧,就是师红兵居住的新屋,敞亮整洁。
在师红兵家里,有一个霍州年馍陈列柜,里面摆着不同形状和寓意的年馍。习近平总书记来时与师红兵一家一起蒸年馍的一幕被定格为历史瞬间,霍州年馍这一地方特色美食也因此“走红”。霍州年馍协会的科技人员坚持科技引领、整合资源、打造研发团队,从馍的工艺、技术、营养成份等方面入手,研发新产品,挖掘年馍文化,让年馍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那山塬沟壑的小山村清晰铺展。
在村落的东北角,种植了600亩富硒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使用了生物纳米富硒营养剂的小小麦粒,搭载着科技的力量,为村民们扩宽了致富道路。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国硒中心学委会委员王创云介绍,冯南垣村的小麦是霍州年馍的优质供应原料,这里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育成的旱地小麦品种临丰三号等,实现了科技合作,科技赋能。
曾经大水漫过的土地上如今新房矗立,道路延伸,产业兴起,人们信心满怀,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阔步向前。
责任编辑:许宁